沈阳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院学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的反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培养优良的学风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加强我院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院训精神,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奋发进取、创新成才,形成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
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要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科研处、工会、宣传部、后勤服务中心及各院系主要负责人;各院系要相应成立由各学校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学风建设督察小组,制定有效措施抓好本单位学风建设工作,做到明确分工、理顺关系、责任到人,建立学风建设有效保障机制。
2.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完备、科学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管理考核的科学性。完善《沈阳医学院学生奖励规定》《沈阳医学院学生违纪处理规定》《沈阳医学院学生综合测评细则》等制度,用科学、系统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力倡导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奉献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4.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大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倡导启发式教学,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纪律,培养良好的教风。鼓励教师举行与专业相关的讲座、报告等活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
5.不断探索学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成才意识。将每年的5月和11月定为“学风建设月”。以“学风建设月”为契机,以创建“优良班风,优良学风,优良校风”为主题,以“团结、勤奋、创新、守纪、诚信”为重点,开展主题班会、讲座、竞赛、征文、演讲、问卷调查、经验交流、作品展示、总结表彰等系列学风建设活动,在全院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成才的学习氛围。
6.加强教育与管理,夯实学风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严肃院规校纪、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诚信意识,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在新生中推行晨读和晚自习制度,并定期进行学风纪律检查,要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勤制度、严格考试纪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7.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整体优势,抓好班集体建设,弘扬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和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在全院形成班级为争创优良学风而努力,人人为建设优良学风做贡献的良好局面。
8.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规范评奖评优工作,设立和增加单项奖的奖项,坚持开展评选 “学习标兵”、“十佳大学生”和创建“优秀学风班、学风进步班、优秀学风寝室”活动,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在学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举办各种学科知识竞赛和科技大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导师作用,引导和支持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学风建设和学生成才的指导上。辅导员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听课、与任课教师交流、与学生沟通、对学习成绩的分析等工作,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各项学风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建立辅导员工作测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学院整体学风和辅导员所带班级学风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